湯飲方
1、蘿卜飲
【材料】白蘿卜,冰糖適宜。
【做法】
1)白蘿卜洗凈,切薄片,3毫米左右薄片為宜;
2)鍋中加適量水,高出蘿卜三分之一為宜,水量自己可以適當調整;
3)水燒開,倒入蘿卜片,大火煮5~10分鐘,加入冰糖,繼續(xù)中火煮5分鐘左右,出鍋。
【功效】
古語講:“秋食白食,滋陰潤肺”,秋天適合食白色的食物,比如白蘿卜、蓮藕、梨、百合等。
白蘿卜含有較多的水分,可消積滯、化痰熱、解毒,還能調理脾胃,對秋冬季常見的消化不良、咳喘多痰、咽喉痛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。
2、冬瓜海帶鯽魚湯
【材料】冬瓜100克、海帶30克、蝦皮、鯽魚。
【做法】冬瓜切片,海帶洗凈,蝦皮、精鹽適量,煮湯食用,每日一次。也可加鯽魚一條,一起燉湯。
【功效】
冬瓜味甘淡性寒涼,能清熱利水,消腫解毒,生津除煩;海帶味咸性寒,可清熱利水,養(yǎng)陰止血;鯽魚性味甘平,能健脾益胃,利濕止渴。
本方除濕功效顯著。
3、姜茶飲
【材料】干姜3克,綠茶3克。
【做法】干姜(切絲)、綠茶用水煎濃汁。
【功效】溫中散寒,回陽通脈,燥濕消痰。
藥粥
4、防風粥
【材料】防風15克,蔥白2莖,生姜3片,大米50克。
【做法】將前三味水煎取汁備用;另將大米煮為稀粥,待粥熟時調入藥汁服食,每日2次,連服3天。煮成藥粥后趁熱服食,蓋被靜臥,以少汗出為佳。
【功效】可清熱祛風,散寒止痛,適用于風寒感冒,畏寒發(fā)熱,頭痛身痛,骨節(jié)酸痛,鼻塞聲重,腸鳴瀉泄等。
5、神仙粥
【材料】生姜3片,連須蔥白5莖,糯米50克,食醋15毫升。
【做法】先將糯米淘凈與生姜末同煮一、二沸后,再放進蔥白,待粥將熟時,調入米醋,稍煮即可,乘熱服食,服后蓋被靜臥,避風寒,以微汗出為佳。
【功效】
可發(fā)散風寒,適用于風寒感冒,頭痛發(fā)熱,怕冷,渾身酸痛,鼻塞流涕,以及胃寒嘔吐等。
此粥是解除風寒感冒頗為有效的食療方,因其療效顯著而有“神仙粥”之稱,此方為中國中醫(yī)研究院著名老中醫(yī)沈仲圭的經(jīng)驗方,沈老曾說:“神仙粥專治風寒感冒,暑濕頭痛,并四時疫氣流行等,初得病三日,服之即解。”
此粥專為風寒感冒而設,如屬風熱感冒,高熱煩燥者,則不宜選服。
6、發(fā)汗豉粥
【材料】淡豆豉15克,荊芥5克,麻黃2克,葛根30克,山梔3克,生石膏60克,生姜3片,蔥白2莖,大米100克。
【做法】將上藥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,每日1-2劑。
【功效】
可發(fā)汗、清熱,適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熱不退,肺熱喘急,頭痛無汗,煩燥失眠,咽干口渴等。
發(fā)汗豉粥是治療感冒發(fā)熱的大型復方藥粥,藥味較多,配伍復雜,效果較好。應用發(fā)汗豉粥的主證是高熱、無汗、頭痛。若汗出怕冷者則不宜服食,若服后汗出熱退者應立即停服。
7、荊芥粥
【材料】荊芥10克,薄荷5克,淡豆豉15克,大米50克。
【做法】將前三味水煎取汁備用;另將大米煮為稀粥,待粥熟時調入藥汁服食,每日2次,連服3天。
【功效】可發(fā)汗解表,清熱利咽,退熱除煩,適用于傷風感冒,發(fā)熱惡寒,頭痛,咽痛,心煩,失眠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