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入伏是7月13日,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,共40天。而中伏是在7月23日到8月11日期間,一共有20天。
進入了三伏天的“中伏”,俗話說,熱在“三伏”,“三伏”最熱在中伏。進入中伏,以上現(xiàn)象表現(xiàn)得更為普遍也更為明顯,這是因為暑熱損傷人體的津液,加上夏季陽氣上升,很多人會出現(xiàn)心火旺盛,從而導致一系列上火癥狀。
“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、潮濕、悶熱的日子,一年有“三伏”。百姓說的“苦夏”就在此時。入伏的時候,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,家家谷滿倉,人們利用這個機會,打打牙祭,吃頓白面,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,所以就有“頭伏餃子二伏面”的說法。”接著推理下去,二伏是最熱的天氣,吃面條、尤其是過水面最爽。
中伏階段,天氣以濕熱為主,人感覺到身上粘、乏力,特別是會感到悶熱甚至喘不過氣來。所以,應(yīng)多吃些涼拌苦瓜、蓮藕(涼血)、拌芹菜葉(降壓)等食物。而末伏多在立秋后,早晚有些偏涼。因此,飲食不宜貪涼,注意添加衣服。老年人、兒童和腸胃功能較弱者,最好不睡涼席。
中伏——防濕邪
三伏正值古稱長夏季節(jié),此時雨水增多,水氣上騰,濕氣極盛。濕性重濁、粘滯,易與熱結(jié),濕熱交蒸,濕遏熱伏,使得汗液難以蒸發(fā)、排泄。濕邪最易傷脾,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,胸中煩悶,四肢無力,食欲不振;濕熱下注,可致腸炎、痢疾等腹瀉。此時要格外注意飲食,既要清淡,又要富有營養(yǎng)易于消化,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,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、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,亦可用鮮藿香、佩蘭各10克,飛滑石、焦大麥各20克,甘草3克,水煎代茶飲,并注意飲食衛(wèi)生,嚴防“病從口入”。
養(yǎng)生吃什么
八寶雞湯
材料:用料母雞1只,豬肉250克,豬雜骨250克,黨參5克,茯苓5克,炒白木5克,炙干草2.5克,熟地黃7.5克,白芍5克,當歸7.5克,川穹3克,蔥、生姜、料酒、味精、精鹽各適量。
做法:
1、將8種中藥包入潔凈的紗布內(nèi)。
2、將母雞宰殺后,去毛和內(nèi)臟,洗凈。豬肉洗凈,雜骨捶破。生姜拍破,蔥切成節(jié)。
3、將雞、豬肉、藥袋、雜骨放入鍋內(nèi),加水適量,先用武火燒開,打去浮沫,加入蔥、生姜、料酒,改用文火煨燉至爛,將藥袋撈出不用,撈出雞、豬肉放入另一鍋內(nèi),潷入肉湯,加少許精鹽、味精燒沸即成。
排骨豆芽湯
材料:新鮮排骨、黃豆芽、蔥姜、料酒、鹽。
做法:
1、將排骨剁成小塊,并用水焯一下洗凈。
2、蔥切成段,生姜切成薄片。之后將黃豆芽清洗干凈,與準備好的排骨一同下入鍋中,加入適當清水和生姜片,以大火燒開,之后轉(zhuǎn)為小火慢燉。
3、1個小時左右排骨就差不多燉爛了,關(guān)心挑出姜片扔掉,在鍋中加入少量鹽和料酒進行調(diào)味,后加入一點蔥花提味。
番茄疙瘩湯
材料:番茄1/2個(約30g),雞蛋1枚,面粉50g,芝麻香油3ml,鹽1g,油10ml
做法:
1、將面粉放入一個大碗中,加入適量的水用筷子和成小疙瘩,備用。
2、番茄洗凈,切成小丁;雞蛋在碗中打散,待用。
3、中火燒熱鍋中的油,放入番茄塊翻炒片刻,加入200ml水煮開,轉(zhuǎn)小火,放入小疙瘩煮熟,倒入蛋液再次燒開,離火,調(diào)入鹽和芝麻香油,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