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,中國豬肉進口量一改過去四年的增長態(tài)勢,下降了3%。進口總量達56.4萬噸,仍高于2012年。中國不斷增長的人口持續(xù)支撐著民眾偏愛豬肉作為蛋白質(zhì)來源的消費需求。
然而,其國際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卻發(fā)生著改變。例如美國,這個中國最大的豬肉貿(mào)易國,2014年出口到中國的豬肉僅占中國進口豬肉總量的不到2%,主要影響來自于瘦肉精問題,以及美國爆發(fā)PEDv帶來的影響。
相比之下,歐盟作為一個整體,對華豬肉出口總量增加到36.87萬噸,占據(jù)了65%的市場份額。這份增長主要來源于西班牙、丹麥以及英國全年貿(mào)易的增長量,抵消了德國、法國和波蘭市場份額的下降。英國是歐盟2014年對華出口豬肉的第四大供應商,出口量為2.75萬噸,占市場份額近5%。
隨著中國進口豬肉的總量下降,盡管2014年全球豬肉出口價格大幅增加,中國進口豬肉的價格下跌了2%,全年豬肉進口總額下降了5%,為6.5億元人民幣。
這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豬肉混合品進入中國的量在增加,也可能反映出一個跡象:中國消費者豬肉消費的支出可能已經(jīng)見頂。
豬肉副產(chǎn)品的進口量小幅上升,但仍低于2012年。由于飲食習慣,這些副產(chǎn)品在西方是不被認可的。因此,相對于不重視副產(chǎn)品的北美、歐盟市場而言,中國仍然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。但是這種增長似乎是以降低單價的形式獲得的,2014年,中國豬肉副產(chǎn)品的進口價格下降了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