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檢測推高奶價”別是軟廣告
木須蟲(公務員):食品安全是奶企天然的責任,檢測成本是剛性的成本,無論是儀器還是環(huán)節(jié)檢測,都是必要的投入。這么些一本賬,歸咎起來仿佛是“好奶源”與“嚴檢測”增加了成本,推升了奶價。細細咂摸起來,更有“品質”等于“高價”的味道。那么,所謂的解釋高價,哪里是抱怨,分明就是一則廣告!
其實,國內乳企受累于“三鹿事件”而跌入低谷多年,打撈乳業(yè)的消費信任其實就是乳企重新瓜分市場最優(yōu)的策略。而近年來,國家針對乳業(yè)調整的政策,乳業(yè)“國”進“洋”退局面初現。同時,也使得國產乳產品價格開始走高。如此語境下,自說自話地解釋奶價高,諸如“檢測推高奶價”,不忘記拿質量作噱頭,自然不免王婆賣瓜的嫌疑。
事實上,奶好不好、安全不安全,奶企只能說給自己聽,真正的品質還是要經得起部門的監(jiān)管和專業(yè)機構的檢測。誰都知道,再嚴格的工藝、再完善的設備,形同虛設還不如沒有。成本打不打折扣,自己說了還不算。雖然質優(yōu)自然價高,但是在質優(yōu)的前提下,有效地優(yōu)化經營模式,通過競爭減少可以控制的成本,增大利潤空間,再讓利消費者,依然是占得市場先機的正道,而這遠比自我抱怨或者自我表揚要管用百倍。
奶價攀升別只賴檢測
熊偉強(研究生):從生產到銷售,產生成本的不僅僅是檢測,揪住檢測成本不放手,渲染檢測項目過多、過頻,反倒會產生一種錯覺,讓公眾誤以為檢測不合理,應該對檢測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壓縮,使奶價回歸合理的位置。
近年來,奶業(yè)安全事件頻發(fā),一件件觸目驚心的事故,警醒著乳品質量與安全的重要性,相信誰都不會否認檢測的重要性,因而檢測并非過頻、過多,而是為之前的欠缺補課。
一面是十倍于國外的檢測成本,一面卻是牛奶質量的不盡人意,對于國內乳企而言,價格上漲,不要只怨檢測的類目和頻次,還要看到國內外的差距,在嚴格檢測的同時,千方百計提高檢測效率,降低成本。
怪“檢測”并非完全是矯情
堂吉偉德(職員):按理說,對于問題重重,整個行業(yè)都處于低端的國內乳企來說,唯有嚴格把關才能避免出現質量問題。而檢測作為技術把關的一道程序,不僅要求企業(yè)自身要做到“批批檢”,還要接受行政監(jiān)管部門的臨時性抽檢和執(zhí)法檢測,層層把控之下,牛奶的質量才會獲得保障和提升。問題在于,成本遠超發(fā)達國家的10倍左右的檢測,質量卻未能達到相匹配的水平,安全事件依然不時出現,檢測的效率本身就值得懷疑。
如果檢測有效,可能一次就能發(fā)揮把關作用,如果檢測無效,可能十次重復檢測也會出現各種問題。“抽死人”的檢測里面,除了表明對質量問題的重視,以及對檢測手段的過度依賴之外,其間還透露出多重信息。一方面表明,這其間的檢測頻次太高,增加了過多的檢測項目,導致重復檢測的資源浪費,并因此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;另一方面表明,檢測收取的費用太高,甚至不排除“檢測為利”的因素,并因之成為企業(yè)的無以承受之重。
899項指標檢測不過是“靠奶吃奶”
畢舸(職員):一方面,有關部門稱國內奶業(yè)安全質量遠達不到國際標準,是基于特殊國情下的產物,短時期內難以改變,似乎奶業(yè)安全不達標是理所當然的。另一方面,有關部門又用899項指標檢測和天價檢測費用,迅速超越了國際標準。這一正一反,其中透露的玄機,很容易指引公眾另類解讀,那就是899項指標檢測是否是變相的“靠奶吃奶”。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不少職能部門一向有此偏好。奶業(yè)名目繁多的檢測,與檢測后奶業(yè)安全的依舊低迷,是相關部門對奶業(yè)安全治理效果的自我否定。民眾有權質疑,899項指標檢測是否是走過場,檢測后的奶粉真正達到了安全標準嗎?奶企交完檢測費用是否就等于交了“買路錢”,就可以暢行無阻?有關部門除了忙于設立層出不窮的指標標準加收費外,還應承擔起什么樣的對等責任?不能光檢測不負責呀!